• 研究生培养

沙龙会s36手机版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22-10-19 浏览次数:2109

南研院[2001] 2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它既要能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又要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培养目标、招生形式、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试方式、学位论文、答辩、质量监测和参考书目。

培养方案的修订应本着“突出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培养质量”的原则,围绕培养目标配置课程,优化培养过程的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

1、正确理解国家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24字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增进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道德修养;

2、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中心,体现本单位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扬我校优良学风,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强调整体培养质量的同时,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开辟特殊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注意研究生个性的培养,鼓励自主选题,制定相关政策允许风险性研究,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3、指导思想上有超前意识。作为培养“高、精、尖”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对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有科学的预测,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思想,使研究生的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

4、配合研究生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有条件的院系可以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打破专业之间的界限;加强科研环境和信息环境的建设,加强研究生基础性研究基地的建设;

5、分类型分模式制定培养计划,在以往的“教学型”和“学术型”的基础上,重视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具体要求

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般基于二级学科制定,为适应培养的宽口径,鼓励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制定培养方案,为体现分层次、类型培养的指导思想,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亦可在硕士、博士两个层次上分基础研究型和应用型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单独制定。

● 培养目标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原则,突出创新能力的要求,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拓宽和加强理论基础及综合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调整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

博士生: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主持科技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硕士生:一部分从事研究工作;另一部分做应用性工作,促进成果的转化,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专业学位: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用型人才。

对各类型、各层次研究生,应在道德修养、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外语水平上有具体要求。

● 学科介绍

培养方案是一个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指导性文件,必须包含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近期承担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的介绍。

● 学制

贯彻学分制、“宽进严出”的要求和适应分类型培养的需要,鼓励和促进在学研究生的创新和创业,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目前在校研究生就读类型有全脱产和在职两种,同时各自基础和能力又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培养规格上应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含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设立一定弹性空间和控制条件,对专业学位培养和在职培养者延长培养年限。鼓励本硕贯通和硕博连读的培养方式,并对之有明确的要求和培养方法。

●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我校1995 年制定的培养方案已按专业建立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即ABCD类课程。随着学科的发展,原有的课程体系需要调整,如面向一级学科开设的B类课程的增减,CD类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此课程设置是每年编排课程大纲的依据。对AB类课程在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建立课程档案。

硕士研究生继续实行学分制,一般为32个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个学分,ABC类课程学分控制在20学分以内,所修课程应有1-2门跨二级学科课程,其中文科应有一门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2-4门,其中导师讲授课程限一门。

为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应列出学分认可的外校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作为D类课程算学分。为适应国际交流,理工科开设BD类课程中至少应有一门课用英语教学,文科至少指定英语参考书一本。

● 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应设立导师指导小组,“学位论文为主,课程为辅”。硕士生采用专业指导小组的形式,以课程为主,论文为辅。培养过程中实行培养计划的动态管理,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使研究生的培养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对部分研究生的培养开设特区,允许研究生的风险性选题。

● 考核

建立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机制,配合多规格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阶段性考核,如中期考核中进行评优分流;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选拔培养对象,重点扶持。改变课程考核的单一的考试形式,代之以面试、论文、答辩等多种考查方式。

● 论文和答辩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基础理论水平及专门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引导下,选择学科前沿课题和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注重创新性和先进性,鼓励研究生自主选题。学位论文应有开题报告、进展检查、预答辩等过程,有明确的时间安排。为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各院系应有一定比例的公开答辩论文,学校每年也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和评优。

● 硕博连读和直博生

试行硕博连读和直博生是为了缩短学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论文的质量。各学科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对硕博连读和直博生的数量、选择办法和培养的要求上有具体的说明。

● 参考书目

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

 

以上规定如与国家、教育部或学校最新出台的文件政策规定相冲突,以国家和学校最新文件政策规定为准,沙龙会s36手机版负责最终解释工作。

 

 

 

 

 

 

 

 

 

沙龙会s36手机版

○○一年三月八日